大数据价格监测 破解采购价格“密码”

2020-07-27

大数据价格监测 破解采购价格“密码”

 

政府采购是国家支出管理的一项制度性安排,规范政府采购的价格管理和价格行为关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信用、形象,因此,政府采购价格常常引来社会舆情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政府采购电子卖场的迅猛发展,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提升,政府采购价格既要合理可控,又要遏制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政府采购的价格管理压力重重。


公共采购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是公采云在深化政府采购改革进程中,为助力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有效防范政府采购中的廉政风险,促进政府采购提质增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建设的价格监管技术工具。


 


公共采购大数据价格平台融合全国多个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大型综合电商、行业垂直电商和中小协议供应商的商品价格,按权重或其他不同的数理模型适时计算商品的合理价格——公采指数,对商品入库、上架进行机器人式的审核管理。数据主要来源于政府采购的超市直购价、网上竞价采购的成交价格,不推举最低价,充分体现了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和服务特性继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责任和担当。目前,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已经在广东、海南、山东、福建、陕西等多个政府采购商城应用。


广东


广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是应用公采指数实施价格监测的典型案例。广东省政府采购商城包括省本级和全省除广州、深圳外的19个地市一体化共享共用,其庞大的供应商数量和商品数量带来了极大的监管压力,单纯依靠人力很难实现对商品价格的有效监管。


 


为解决监管难题,商城接口对接公共采购大数据价格平台,通过实时监测与月度抽查出具监测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对于高于合理价的商品实时下架,月度抽查不合格的供应商将按规定公示并禁售该品目,三次抽查不合格的供应商还将面临停售六个月至一年的处罚,从而实现对供应商和商品的智能化、常态化监管。


据统计,广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目前有电商424家,价格监测覆盖商品66万个,执行价格监测以来,处理供应商400余家次,高于公采指数价而下架的商品达11万多个。  


山东


为有效遏制传统协议供货价格虚高现象,山东省在省级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建设中,商城系统与公共采购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对接,对上架货物实施价格监测,取得良好效果。


 


上架商品要经过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三关的“考验”,才能正式进入商城商品库。


一是规范商品上架,上架商品与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内商品信息匹配,实现商品数据标准化,价格市场可比;


二是建立价格标准,商城以特定的监测规则和数理模型,计算商品的公采指数,设定标准商品的市场合理价格;


三是智能比对处理,商品以标准化的接口接入大数据价格监测平台,通过智能识别技术,将商品价格与标准商品价格进行对比,对高于合理价的商品自动做下架处理。


目前除少数无行业标准参数无法实现价格监测的商品外,山东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已经对计算机、打印机、投影仪、复印纸等70多个品目近8万个商品实现了价格全面监测,为直购、竞价采购商品管理提供了合规、高效的保障。到目前为止,商城检测过程中因高于市场合理价下架商品超2.3万个,价格管理成效明显。

 

福建


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超市创新引入大数据价格监测系统,实现超市商品与全国监测范围内同款商品性能、参数和价格可对比。


 


福建政府采购网上超市价格监测用人工审核配合大数据智能监测准确率更高,可以及时发现未填写商品重要属性、特供专供商品、高于合理价及商品放错品目等不规范行为,有效帮助采购人对供应商报价、信息发布、履约等情况进行考核,提高价格监督的透明度。


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公开信息系统上线至今运行稳定,全省采购单位超过2万个,采购人用户数约15万个,大数据价格监测系统已经实现对36个品目,超过21万种商品的监测覆盖,有力保证了福建省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商品“市场可选、价格可比”的管理要求。

 

公采云用大数据利器破解价格迷题,是推动政府采购电子化改革、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全国各省市区多个政府采购网上商城和社会电商价格数据,服务政府采购价格监测,架起政府与市场的桥梁,助力政府采购进一步迈向市场化、网络化、规范化,大大减少政府采购价格监测的人力成本投入,提升政府采购质效,轻松解开政府采购商品价格的“密码”。

 

小编用三期内容为您介绍了公采云公共采购大数据平台的大数据标准产品库、公采指数和价格实时监测预警,通过“三位一体”的大数据应用体系,实现政府采购商品规范、价格可控、监管有力,用数据说话、赋管理智慧、让价格可比。


公采云用大数据给政府采购插上智慧的翅膀,帮助采购人轻松决策,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帮助供应商轻松上架商品,提高运营管理效率。公采指数用科技赋能智慧监管,让政府采购更阳光,照亮营商环境。

网上商城价格虚高?大数据来帮忙

公采指数—政府采购价格监测的“最强大脑”